13年专科毕业,有自考本科证(无学位),准备考历史学硕,怎么选学校?

13年专科毕业,有自考本科证(无学位),准备考历史学硕,怎么选学校?

问者的情况和我现在的室友相似,他也是专科毕业,有自考本科证但无学位,同样是河南人(来自许昌)。他比我大三岁,经过三年的努力才考上了现在的学校。我的建议是,问者可以选择一所相对容易考的211院校,最好是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而不是中国古代史,因为很多高校在古代史领域实力较强,而近现代史相对较弱。像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这样的学校,建议就不要考虑了。由于问者是自学本科,又是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

准备工作

首先,建议问者购买一些大学历史教材来学习,了解中国史的基础知识。考研历史需要先学习通史,例如张岂止编的《中国史》是多数大学历史专业的教材。打好基础后,可以购买长孙博编写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集。

选择目标院校

问者可以考虑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有历史专业的重点院校。如果这些学校难以考取,也可以降低标准,选择河南师范大学等一般师范类院校的研究生项目。

职业规划与考量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每年都有大量历史学硕士毕业,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多数硕士毕业生最终成为初高中历史老师,这也算是从事与历史相关的工作。然而,如果问者想要成为中学老师,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为学位限制而不予录用。此外,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是一个问题,需要尽早考取。

未来发展

如果问者想要进一步发展,可以考虑考取博士学位。但在考博时,导师往往会看重考生的学历背景,问者的学历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历史学硕士需要三年时间,不仅要发表文章,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对没有系统学习过历史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问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规划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路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自考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几乎0基础,可以去报四川师范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吗?

作为一名曾经的自考生,我深知从自考背景出发考研的艰辛。自考生常常在“没有围墙”的虚拟大学中求学,缺乏面对面的教学互动,这让自学之路变得尤为艰难。通常,自考的专业选择要么有家学渊源,要么具备天赋。汉语言文学是自考通过率较高的专业之一。

然而,我对这位朋友英语几乎0基础的情况感到不解。30多年前,我参加自考时,大专阶段或许没有外语要求,但本科阶段是有外语要求的。随着时间推移,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所以,我很好奇这位朋友是在哪儿拿到的本科文凭,是否通过了其他外语考试。

如今,全国各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几乎都要求具备外语能力。即使是中医等传统国粹专业,今天也需要迎接国际交流的任务,因此不得不学习外语。网上有个问答讨论了这个问题:

问:

考研有不考英语的专业吗?

答:

1. 考研有不考英语的专业,但没有不考外语的专业。

2. 外语是考研的必考科目,大部分学校要求考英语,但也有部分专业允许考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法语等。具体信息可查询招生单位公布的专业目录。

我们还知道,教育部和各高校、各专业对研究生考试的外语分数线有所不同。通常,中国传统以及非应用型专业的外语分数线会较低,但外语门槛依然存在。特别是历史学专业,研究外国史肯定需要外语能力,即便是中国史,也需要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让我想起了当年一个与我一起考研的朋友,他报考的是中文专业,连续三次因英语不达标而受挫,最终转行从事商业营销,并很快取得小富阶层的地位。在我自嘲自己因读研而成为“潦倒文人”时,他的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我真的不想做生意赚钱,真的想读研究生,可是这条路走不通,没办法呀。”

自考本科考研什么专业比较好?

对于自考本科生来说,选择适合的考研专业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文科类专业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因为这些专业的知识体系较为固定,复习起来相对简单。例如,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的考研难度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理工科类专业的考研难度较高。原因在于这些专业的知识体系复杂,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选择理工科类专业的考生需要具备更加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更强的学习能力。

然而,无论选择什么专业,考研的成功都离不开考生的努力和毅力。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来选择考研专业,而不仅仅是考虑考研难易程度。只有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