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娜毕业于哪个学校?
董丽娜毕业于哪个学校?
董丽娜于2006年10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前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主持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十几天的专业培训。在这段时间里,她得到了盲人公益机构的支持,不仅提供了住宿,还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与教授,这使她的培训过程非常顺利。
在完成培训后,董丽娜参加了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以97.8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这一成绩符合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播音员的标准。凭借出色的表现,她顺利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心目影院”节目的嘉宾主持及后期制作工作的机会。
硕士学位的取得
董丽娜于2020年7月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攻读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位。今年5月,她顺利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了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并因此被授予硕士学位。
董丽娜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董丽娜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幻影,而是需要经历不断磨砺才能实现的珍贵财富。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抛开生活中的杂音,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那么梦想就一定能照进现实,不会让我们失望。
当然,董丽娜的成功也离不开社会对视障人士权益的重视与保护。盲人学校、盲文书籍、盲人广播培训项目等多项公益性平台和无障碍技术产品,使得她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安心追逐自己的梦想。
然而,视障人士的背后,还有8500万残障人士在等待更健全的保障措施尽快落地。2023年6月28日,国家层面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在“扩圈”,从“有没有”迈向“优不优”,旨在提供更具包容性和普适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切都在逐步向前发展。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在于高楼大厦与车流不息,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渠道,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与温暖。我们需要倾听残障人士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困境,给予他们应有的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让社会以温柔与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董丽娜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只要付出努力,梦想就会开花结果;只要能够突破自我限制,就能真切感受到梦想的温暖。她自小就患有先天性弱视,十岁时完全失明。在盲人学校时,老师曾对董丽娜和同学们说:“你们必须认真学习推拿,这将是你们未来唯一的出路。”然而,董丽娜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她对播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努力摸索盲文,最终辞去工作,独自前往北京学习播音。努力没有被辜负,她顺利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朗诵视频,赢得了广泛好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