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公司歧视自考的学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现在有些公司歧视自考的学历,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企业对自考学历的歧视确实存在,原因在于当前“人才过剩”。这里的“人才”并不单指高学历者。无论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还是普通全日制本科、自学本科或高考的学生,如果在工作中没有取得实质性成就,都不能算作真正的人才,最多只能称为后备人才。人才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尚不能被视为人才。
随着大学的持续扩招,许多综合性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动辄达到三四万,每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更是庞大。对于企业而言,在同样的岗位和薪资条件下,自然会优先选择学历含金量更高的候选人。尽管自考学历是国家承认的,但其含金量相较于统招学历确实略显不足,教材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在多重选择面前,企业自然会优中选优。
在我所在的单位,确实观察到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能力上更为突出。例如,今年我们接收了两位新毕业生,一位来自北大,另一位来自东南大学,他们在演讲时表现出色,思维清晰,口才流利。然而,自考生并非都逊色于他们。在私营企业中,往往更看重个人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而非学历的含金量。
我认识一些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的朋友,他们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且并没有听说他们毕业于名牌大学。比如,有一位26岁的女孩在房地产公司担任经理,业绩非常优异,月收入超过40K。许多全日制大学毕业生未必能与她相提并论。
自考学历企业如果不认可,该怎么办?
如今,许多用人单位对自考本科的认可度不高,认为自考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学历,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因此对个人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不予承认。然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获得的学历是国家承认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些行业和企业在招聘时对学历的选择,实际上是其自主聘用人才的行为,而并非对某种学历的歧视。自考作为教育中社会认可度最高的形式之一,对于那些未通过高考进入全日制本科的人来说,取得自考本科毕业证是最快的途径。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全日制教育的入学资格由高考成绩决定,而自考则是先考大专,再通过专升本的方式。在自考本科毕业之前,必须审核大专毕业证,否则即使所有课程顺利通过,仍然无法毕业。
关于考研,自考与全日制本科生一样,获得毕业证后均可报考研究生。然而,只有毕业证而没有学位证的同学在报考前需仔细阅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因为部分学校要求考生必须持有学位证书。一般情况下,完成自考专业的所有科目、通过论文审核以及大专毕业证审核后,便可申请毕业并获得毕业证。
在考试方面,自考本科的考试科目因专业而异。例如,贵州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设有6科全国统一考试、4科衔接考试和3科学分互认考试。关于就业,自考作高等教育系列的一部分,通常被大多数单位认可。此外,对于大专生而言,在大专期间报读自考,待大专毕业后申请本科毕业证,通常比全日制本科生提前半年获得证书,时间上更具优势。
尽管一些企业对自考的认知不足,招聘时更倾向于全日制本科生,但随着自学考试的规范化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更新观念,逐渐认可自考学历。不同的学历虽然学习形式和取得方式各异,但均承认的学历,能够用于深造,如专升本、考研究生、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也可以用于出国、求职、晋升和加薪等。
然而,社会对不同学历的认可度存在差异。在求职时,人事部门通常不会对不同层次的学历一视同仁,而是会将学历的含金量进行等级划分。统招学历的含金量最高,其次是自考、高等教育、电大和远程教育等相关学历。学历是求职的敲门砖,是你在他人面前的第一印象,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只要你具备技术能力,同时也要有文化素养,这样才能让他人心服口服,赢得尊重。加油,别灰心,你一定能成功!
自考本科受歧视,如何?
无论你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还是公务员;无论你的学历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硕士、博士,请相信:一个健全的人格不应受到歧视,也不应去歧视他人。即使一个人拥有卓越的荣誉和高学历,但如果他内心自卑,依然无法摆脱这种自卑感,哪怕他外表光鲜亮丽。
关于自考的社会认可度,每个人心中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对于那些通过自身努力而遭受歧视的人,我无法接受,千千万万的自考生也不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